![]() |
贺兰山下,黄河之滨,在石嘴山市这片热土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历久弥新。近年来,我市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创新机制、丰富载体,推动双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奏响了一曲军民同心、共谋发展的时代赞歌。
我市全力打造线上与线下、永久阵地与典型宣讲、媒体宣传与刊物交流相结合的双拥宣传教育体系。组织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庆“八一”等系列活动,整合报纸、电视、网络等资源,大力宣传新时代双拥工作成就,开展军地座谈会、联欢会、“八一”文艺晚会、读书演讲、书画展览、红色观影等双拥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参观红色遗址遗迹、纪念场馆,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开展“清明祭英烈”“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线上线下系列活动,4年来参与干部群众、中小学生、部队官兵达20万人次。投入65万元打造3所少年军校,在学校开设“我爱国防”公益课堂、开展“放心军旅”夏令营、打造少年先锋“示范班”,开展“成长在军营”体验课、举办军事体育运动会等“8+N”特色活动,常态化开展英模宣讲进校园活动。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宣传,使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家喻户晓,双拥理念深入人心。
2021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全市共推荐、评选出55名自治区、市、县(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最美军嫂”“最美兵支书”“最美退役军人创业者”“最美兵妈妈”等。在自治区率先成立老兵宣讲团,开展“一库一单六推进”红色宣讲活动,引导全市相关单位通过“点单”方式邀请老兵开展红色宣讲活动,组织引导25名优秀退役军人走上讲台,开展红色宣讲66场次,受教育群众7210人次。每逢春节、“七一”、“八一”等重大节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对驻石部队进行走访慰问,2021年以来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161.67万元。为海军石嘴山舰提供100余万元的入列物资支援,谱写海军石嘴山舰舰歌,提供具有石嘴山地域特色的书画作品40余幅,打造具有石嘴山地域特点的舰艇文化氛围。每年为石嘴山舰邮寄慰问物资10万元,组织人员赴江苏省连云港市参加海军石嘴山舰军营开放活动。
同时,我市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实行“功绩量化、依序择岗”和“十公开”的阳光安置办法。2021年以来,累计阳光安置转业军官16人、退役士官39名,安置率达100%;妥善解决随军家属就业11人、子女教育优待35人、军人家庭排忧解难58例。举办“右手敬礼,左手牵你”“青春芳华季,缘来遇见你”军人交友相亲联谊活动5场次。累计慰问退役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6930人次,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757名,解决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11件。2021年以来,共为1829名优抚对象发放优待抚恤、价格补贴、生活补助金6353万余元,为义务兵家属及消防员家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发放优待金、一次性经济补助金6929万余元。为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费用1109.72万元,减免医疗保险金127.11万元。持续做好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和优待证发放工作,已审核通过建档立卡17569人,优待证申领17030人。
近年来,我市积极争取中央项目资金2400万元,联合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建设宁夏首家优抚医院。争取资金340万元,着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市军休大学,为全市军休干部、部分退役老兵提供全要素、多层次、高水准、长链条的教学服务。为全市348家退役军人服务站统一制发标识牌,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9个,打造全国示范型百人以上退役军人服务站48个,探索选聘14名老兵担任退役军人服务站“荣誉站长”,创建“家+”服务品牌和退役军人“四色管理”等创新做法。我市还在自治区率先开展崇军行动,从“崇军行动”1.0版到3.0版,“崇军朋友圈”达到2023家,落实崇军优惠优待项目3652条,打造“红柱子·百企万商”崇军示范街,跨省域合作开发崇军App,退役军人可通过“尊崇码”和“付款码”,实现“码上咨询”“码上优抚”“码上优惠”。宁夏军宏教育集团成为宁夏首个军人免费住宿点,为全国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家属免费提供临时住宿。大武口区朝阳街道吸纳餐饮、超市、零售商行、物业公司、酒店等多个行业建立“社区崇军网”,为辖区80岁以上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庭义务兵阶段减免全年物业费,持证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享8.5折优惠。在市、县(区)设立双拥示范街4条、双拥主题公园(广场)5个、双拥公交专线1条。中心广场、繁华地段、旅游景区、街道社区等设立永久性宣传牌20多块,车站、医院、停车场等服务窗口张贴“军人优先”“军人免费”“军车免费停放”等标牌20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