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我市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聚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短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人才队伍、优化服务模式等举措,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大武口区星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的诊疗室、中医馆和康复理疗区宽敞明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影像设备等一应俱全。果园村村民崔燕燕因慢性胃病经常在这里诊疗。“之前,检查身体都要去城里的大医院。现在社区医院条件好了,一般性的检查在这里就可以,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看病方便多了。”崔燕燕告诉记者,近年来,她一直在大武口区星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调理身体,现在胃病的症状改善了不少。
硬件升级是基层医疗服务的基石。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提质升级,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为基层配备车载急救设备,以及DR(数字X线成像设备)、除颤仪、肺功能仪等设备,并争取韩红基金会援宁项目为惠农区红果子中心卫生院、燕子墩中心卫生院援建急诊室,为平罗县捐赠三辆救护车,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急救诊疗能力。
不仅如此,“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深度应用,以及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使用也让基层诊疗更智慧。“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将患者的主诉和病史等信息录入后,系统会自动生成门诊就诊病历。”大武口区星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建成现场展示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我们中心使用了人工智能诊疗系统以后,极大提高了临床医生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据了解,通过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推广使用,目前,全市基层电子病历规范率已超95%。同时,4家乡镇卫生院依托远程医疗设备,与上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检查,危重症识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我市统筹资源,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通过改善就医环境、优化管理流程、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市22家乡镇卫生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3家村卫生室达到国家标准,占比为96.34%。其中,7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跻身国家推荐标准行列,其中,大武口区人民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惠农区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升级为社区医院。“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医疗服务水平,我市还加强县域医疗卫生人才一体化配置和管理,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实行‘县管乡用’,对乡村医生实行‘乡聘村用’,并持续实施基层卫生人才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项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科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还将通过“强基础、引技术、联资源”三位一体的模式,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夯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持续完善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扎下根,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